top of page

日本:奈良必去-若草山

  • GuideU Travel
  • 10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6 分鐘

已更新:3天前

⭐️ 4.6/5 (超過10,000位網評)


ree

ree

ree

若草山又稱「三笠山」位於奈良公園東側,與東大寺、春日大社、興福寺相鄰。山體覆滿柔軟草坡與可愛鹿群,是奈良市區最容易親近的展望山丘;晴天從山腰至山頂可眺望平城京遺址與奈良市景,夜幕後的夜景亦非常浪漫。每年一度的「若草山燒山祭(山焼き)」更會先施放煙火、繼而點燃整片山坡,壯觀非常。山體分為一重目、二重目、三重目,形狀像三頂草帽疊在一起,因此有「三笠山」的別稱。從山腳步行至山頂約需30至40分鐘,沿途風景優美,適合輕鬆健行。

山頂可俯瞰整個奈良市區,包括東大寺、興福寺等歷史建築,夕陽與夜景更被列為「新日本三大夜景」之一。

山坡上常見溫馴的野生鹿,與奈良公園的鹿相比更為悠閒。



睇完片?即睇以下必玩攻略!👁️

💡基本資訊

位置:奈良縣奈良市春日野町若草157(奈良公園內東側山丘)。

交通方式:

- JR/近鐵「奈良」站搭乘奈良交通巴士至「東大寺大佛殿・春日大社前」下車,步行約15分鐘可到登山口。亦可乘觀光「ぐるっと巴士」若草山線(週末與假日10:20–17:00、每15分鐘、每程¥100)。

開放時間:

- 若草山步道:每年「3月第3個週六」至「12月第2個週日」開放,9:00–17:00;冬季關閉(展望台全年可到)。

門票:

成人¥150、兒童¥80(團體與身心障礙者優惠)。

建議停留時間:1.5–3小時(視乎是否登至山頂與停留拍照)。綜合路線與平均步程推估。

最佳旅遊季節:秋冬展望佳、春季新綠;每年1月「第4個星期六」為「若草山燒山祭」。



🪩爆款活動·必搶門票

KKDAY 熱門活動/門票:

  • 【彩織 奈良店】和服浴衣租賃體驗|奈良公園、春日大社、若草山等景點附近|日本奈良 HK$78 - 立即預訂



KLOOK 熱門活動/門票:

  • 【奈良&生駒】奈良公園+若草山區域&生駒山上游樂園一日遊 HK$426 - 立即預訂


  • 【奈良&生駒】奈良公園+若草山區域&生駒山上游樂園一日遊 HK$310 - 立即預訂


  • ANDO酒店 奈良若草山 Dlight Life&Hotels HK$23XX - 立即預訂



價格及細節或因時段變動,請以以上平台為準



✍️推薦理由

1. 🏞️ 一望奈良市景:由半山到山頂皆有展望點,黃昏與夜景特別迷人。

2. 🦌 與鹿作伴的草坡健行:近距離邂逅奈良鹿,拍照自然不做作。綜合奈良公園官方介紹與現地常態。

3. 🎆 冬季經典祭典:若草山燒山祭+煙火同場,奈良冬季代表活動。

4. ⛩️ 世界遺產環繞:鄰近東大寺、春日大社、興福寺,易串連半日~一日行程。

5. 🚍 交通簡單:奈良站轉巴士直達登山口步行範圍。週末有觀光巴士補足接駁。


✅10個必玩項目

① 登上一重目觀景草坡(最易到達的打卡位)

- 點去:由「東大寺大佛殿・春日大社前」巴士站步行約15分鐘到登山口,買票入場後很快就到一重目草坡。

- 精華:開闊草地+低角度城市天際線,已經有「奈良市一覽」效果。

- 拍攝位:把地平線放高三分一,前景放鹿或木欄杆,人物站草坡邊緣,廣角鏡更有延伸感。

- 建議時間:清晨或黃昏(順光柔和、陰影層次靚)。

- 需時:30–45分鐘(含休息、影相)。

- 小貼士:風大;春秋帶薄外套。請勿追趕鹿,垃圾帶走。


② 續登二重目、三重目(景深層層拉高)

- 點去:沿標示步道逐層上,坡度中等,石階+土路混合。

- 精華:視野由「奈良盆地」拉到更遠,天清時可望到平城宮跡。

- 拍攝位:回望一重目草坡線條,遠近對比強烈;長焦壓縮城市與草坡。

- 建議時間:上午9:30–11:00或日落前1小時。

- 需時:來回60–90分鐘(視體力)。

- 小貼士:鞋底有抓地紋最佳;夏天注意防曬補水。


③ 夜拍「若草山燒山祭」(一月重頭戲)

- 內容:每年1月第4個星期六,先放煙火,繼而點燃山坡草地,形成一條火線,非常震撼。

- 觀賞點:山下指定觀賞區(當晚通常禁止上山)。提早至少60–90分鐘卡位。

- 拍攝位:帶腳架,用低ISO+F8左右+幾秒長曝,既收煙火亦拉出火線。

- 小貼士:保暖、防風;活動或因天候延期/取消,臨行前查官方公告。

- 需時:2–3小時(含撤場人流)。


④ 白日走「若草山—春日山原始林步道」(森林浴路線)

- 路線:由若草山側邊步道銜接春日山原始林,屬簡單至中等強度林道。

- 精華:古杉樹、苔蘚石階、鳥鳴環境音,偶遇鹿群;陰天也好影。

- 拍攝位:林中透光光斑、苔石近景+人物走位,呈現日式山林感。

- 需時:60–120分鐘(視段落)。

- 小貼士:雨後石面濕滑;帶防蚊;遵從路標,避免偏離步道。


⑤ 黃昏藍調夜景(全年可到之展望台)

- 位置:山腰展望台全年可到,即使冬季關山期也可在指定區域欣賞景色。

- 精華:城市燈點與遠山疊影;藍調時間約日落後15–30分鐘。

- 拍攝位:把欄杆作前景,或取城市燈海成面,腳架+1–4秒快門。

- 小貼士:注意夜間氣溫驟降;帶頭燈以安全下山或沿公路回市區。


⑥ 山頂碑前打卡(達標儀式感)

- 亮點:清晰山頂標示,視野無遮擋;風較大,日照強。

- 拍攝位:人背對城市,碑作側景;或用超廣角把草坡弧度收入。

- 最佳時段:早上(逆光邊緣光)、日落前(暖調)。

- 需時:由一重目上到山頂再回程約90–120分鐘。

- 小貼士:夏季防曬、防中暑;冬季注意結冰路段。


⑦ 搭乘「ぐるっと巴士」若草山線(省腳力接駁)

- 特點:週末/假日行駛,約每15分鐘一班,單程¥100,串連奈良公園多個點(如東大寺、春日大社等)。

- 用法:下車走近一重目登山口,返程再接駁去其他景點,省時。

- 小貼士:備散銀或交通IC卡;旺季可能需排隊。


⑧ 與鹿安全互動(禮儀要點)

- 方式:在平地草坡或指定區域餵鹿煎餅;袋子、紙帶好走。

- 安全:勿拿塑膠袋逗鹿、勿奔跑、勿在斜坡邊緣餵食;幼童請大人看管。

- 拍攝位:側光下鹿毛發層次最好;低角度貼地拍更可愛。

- 小貼士:鹿有時會「頂、咬、撞」輕推行為;把票根、地圖收好避免被叼走。


⑨ 春季新綠・秋季紅葉散策(季節限定色)

- 春季:嫩綠草坡+櫻花季(鄰近東大寺、春日大社),色調清新。

- 秋季:空氣通透、遠景清晰;黃紅色系與城市夜景很配。

- 拍攝位:用偏振鏡壓反光、提色彩;清晨露珠可拍微距。

- 小貼士:留意開放期(一般為3月中旬至12月上旬);雨具防風都要備。


⑩ 自駕走「新若草山Driveway」(觀景公路)

- 特色:連接山腰多個展望點,夜景友好;通常8:00–23:00開放(冬季或至22:00)。

- 停車:就近展望台設停車位,晚間人少更易拍長曝。

- 拍攝位:路邊護欄+城市燈火形成導線;長曝車軌效果出眾。

- 小貼士:注意野生動物出沒、減速慢行;冬季可能有結冰或臨時管制。


實用總結

- 花費概念:入山門票成人約¥150、兒童約¥80;ぐるっと巴士每程¥100;自駕需另計道路與停車費。

- 時間分配:半日輕鬆版(①⑤⑦⑧)約3–4小時;登頂深度版(①②⑥+其一季節活動)約4–5小時。

- 裝備清單:抓地力鞋、防風外套、帽/防曬、補水、小腳架、濕紙巾、垃圾袋。


備註

開放期、巴士時刻、燒山祭日程會因年份與天候調整;臨行前請以奈良觀光官網/主辦方最新公告為準。



📄遊客主要評價

好評👍

  1. 上山容易、視野開闊,是奈良市內最佳展望點之一。

  2. 燒山祭結合煙火,冬季限定震撼體驗,體驗非常棒及值得!

  3. 與東大寺、春日大社可一日走完,動線順暢。綜合地理位置介紹。

  4. 景色非常漂亮,尤其是黃昏到晚上的景色,有很多鹿,鹿非常可愛親人。

  5. 四季景色各有美景,尤其紅葉櫻花季節,亦適合野餐活動。

  6. 登山道易於行走,適合初次登山及家庭客。



差評👎

  1. 冬季關山期間無法登山

  2. 強風時體感溫度較低。

  3. 祭典人潮眾多,巴士與周邊道路易管制或壅塞,需提早卡位。

  4. 有評論覺得不值付費到此遊,鹿餅需預先購買,山上沒有鹿餅可購買。

  5. 山上沒有物資購買,需自備飲品,陽光猛烈時沒有遮蔽地方。



🏝️附近景點及餐廳

🌋景點

  • 東大寺(Todaiji)— 世界遺產大佛殿。→ 查看地圖

  • 春日大社(Kasuga Taisha)— 古都春日信仰中心。→ 查看地圖

  • 興福寺(Kofuku-ji)— 五重塔與國寶館。→ 查看地圖

  • 平城宮跡歷史公園(Heijō Palace Site Historical Park)— 遠望視角佳。→ 查看地圖



🍔餐廳 

  1. 牛Mabushi 三山:日式牛肉丼 查看地圖

  2. 水谷茶屋:提供烏冬、抹茶甜點輕食 查看地圖

  3. 鬆餅 和牛丼定食 TEN. TEN. CAFE:西式CAFE餐廳 查看地圖

  4. 蕎麥麵 喜多原: 蕎麥麵餐廳 查看地圖

  5. Wagyu teppanyaki steak house restaurant Nara-park NAGOMI: 鐵板燒餐廳查看地圖


立即拍照製作

免費電子明信片

立即Subscribe訂閱我們或成為會員 搶先獲取最新旅遊地點資訊及旅遊優惠!

© 2025 by GuideYouTravel
歡迎與我們平台合作​
有興趣請聯絡我們: info@guideyoutravel.com

bottom of page